05/092025

安宁疗护实录:心与心交汇,为生命镌刻温暖底色

即使生命的河流总在不可阻挡地奔向大海,但属于人生的美好记忆与亲情羁绊却能在时光中永不消散。安宁疗护就像一张托住灵魂坠落的网——将那些被痛苦撕碎的日子,紧密联结成充满爱与温暖的珍贵瞬间,编织出更有温度的人生一页。

山海有归期,风雨自相逢。当四季迎来转身,安宁疗护在褶皱的光尘中,让患者生有希望、活出质量。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高龄肺鳞癌晚期患者“刘奶奶”的安宁疗护纪实。

“对生命质量深情凝望,
安宁治疗让爱双向奔赴”

患者刘奶奶已80岁高龄,确诊肺鳞癌晚期同时出现了骨转移、脑转移情况,CT显示左肺全白且右肺仅存1/2的功能。1月初首次来到前海颐和国际医疗中心接受治疗,前期家属主张以“治疗”为主,希望刘奶奶能够平安度过2025年春节。

在治疗前期,国际医疗中心为患者开展了MDT多学科会诊,根据刘奶奶奶的自身情况,制定了以放疗+化疗双结合的治疗方式。期间,全科医学科医护团队、放疗科陈俊主任、肿瘤内科张为民主任等多位专家,详细、耐心地与家属交流想法,积极探索以刘奶奶生命质量为中心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刘奶奶顺利度过了乙巳年新春,在春节前夕,刘奶奶和家属为国际医疗中心的每位医生和护士亲手书写了新春贺卡,字里行间中的每一幕都是属于关怀的双向奔赴。

春节后,随着患者病情无法避免地继续发展,家属不忍看着刘奶奶继续经受病魔的摧残,在2月初再次带患者回到国际医疗中心,选择在安宁疗护中陪伴刘奶奶在平静与温暖中继续高质量生存。

安宁疗护不是医学浪潮的退却,而是引领生命驶向永恒港湾。那些无法被治疗延续的时光,正在被爱与尊严的温度重新丈量,安宁疗护在科学与守候中重塑着生命经纬,为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活品质,承载亲人穿越恐惧迷雾,直至抵达新的彼岸。

“患者时常无意识自主拔管——
一场护理安全与伦理的矛盾抉择”

由于刘奶奶肺部长期严重受损,常年依靠“氧气管”维持呼吸;在抗癌治疗期间,患者已有包括胸穿引流管、PICC管等多个“管路”在身,加之时常发作的癌性疼痛,刘奶奶经常会下意识地做出拔掉原有治疗管路、甚至是输液管路的动作,危险也可能随时发生。

此时,如何为刘奶奶“定制”更加舒适安全的输液方式成为了医护团队日常护理的关键。如果为患者戴上约束手套,这样不仅会限制手部活动、影响肢体血液循环,更有可能给80岁高龄的刘奶奶及家属带来严重心理影响,违背安宁疗护的本质。

在如此情况下,国际医疗中心经验丰富的护士团队以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既打消了拔管危险等安全问题,又极大程度地让刘奶奶手部保持全天舒适、不受限制。因为受肺部疾病影响,无法脱离氧气,氧气管就是奶奶的“生命线”,护士团队夜间每半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巡视,及时帮助奶奶戴上氧气管。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疗护举措,让家属能够在安心中陪伴刘奶奶度过每一天的温暖时光。

“手动拍痰代替自动工具,
一双双手让照料更有温度”

刘奶奶在肺鳞癌的影响下肺部感染严重,需要每日拍痰来促进痰液排除、保持呼吸道通畅,虽然医护端配备了“自动拍痰机”,但刘奶奶背部存在肿瘤且治疗中使用了抗凝药物,一旦使用排痰仪可能出现潜在的出血风险。

国际医疗中心护士团队再一次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了使用“扣背器”来为刘奶奶进行手动拍痰,同时也把这件“照护好物”给到了患者家属,保证刘奶奶在不适时随时都可以由家人轻松完成。

刘奶奶在浓浓的亲情陪伴与专业医疗安宁疗护的双重照料下,减轻了身体不适的同时也缓解了内心痛苦,在温暖环环围绕的氛围中,高质量、有尊严地度过了每一个清晨日暮。

刘奶奶家属也特地向护士长发来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

当现代医学的边界浮现在人生尽头,安宁疗护却在生命下一页的空白处长出“新叶”,灵魂被彻底治愈,记忆被温柔填满,直至生命之花的下一次“盛开”。

国际医疗中心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也用专心、爱心、耐心,让医疗的终点化为了生命的又一次启航。 

 

020-3299 6999